蜀国篇布阵的核心在于合理利用武将羁绊和兵种特性,关键在于激活匡扶汉室羁绊并搭配盾兵与弓兵的组合。刘备作为蜀国核心武将,上阵后可提升蜀国部队攻击力,3名蜀国主将上阵时还能为刘备提供开场护盾,5名蜀国主将上阵则能为全体主将附加护盾效果。这种羁绊体系是蜀国阵容的战术基础,需要在布阵时优先考虑。
布阵时前排推荐使用孟获和兀突骨作为坦克,这两位武将不仅生存能力强,还能与后排形成有效配合。孟获的野兽流特性可以提升部队整体属性,而兀突骨的高坦度能有效保护后排输出。后排则建议放置刘备、黄舞蝶和黄月英,其中黄月英的治疗能力可以保障队伍续航。这种双前排+三后排的经典站位能充分发挥蜀国攻守兼备的特点,在面对不同敌人时都有稳定表现。
兵种搭配方面,盾兵和步兵应放置在前排吸收伤害,弓兵和谋士则置于后排输出。特别弓兵距离目标越远攻击越高,因此必须确保他们位于最后排。轻骑兵可安排在侧翼,利用其突进能力针对敌方后排脆皮单位。重骑兵则适合放在中路,依靠其破防特性对抗敌方盾兵。这种兵种组合能形成完整的攻防体系。
军师选择上推荐使用火系军师,其群体伤害技能可以弥补蜀国缺乏AOE输出的弱点。战斗中要注意技能释放时机,优先针对敌方核心输出单位。自动战斗虽然能完成基础操作,但手动控制军师技能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。布阵完成后,还需根据实战情况微调站位,比如面对多后排阵容时可增加轻骑兵数量。